莅临本次大会的嘉宾有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梁朝清副会长、宋少祥荣誉副会长,发展部陈永昊部长、学术部沈立江部长;杭州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杭州主委赵光育;(国资委)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综合处处长、茶馆标准化推广管理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喆;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虞荣仁会长;茅盾文学奖得主、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人文·茶文化学院院长王旭烽教授;浙江德清茶文化研究会费罗坤会长、《中国茶叶》主编黄飞等。
担任本次大赛的三十余位裁判由专家与武林斗茶竞赛裁判员组成,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虞富莲研究员;浙江大学生物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岳飞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徐南眉研究员;浙江农林大学系主任、苏祝成博士;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胡民强副教授;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张星海茶学博士等;担任裁判员的有湖北宜昌职业技术学院孙海燕、上海文君茶道刘群、湖北精德堂舒松、安徽蚌埠君品茶叶周世琴、陕西汉中吕小红、江苏淮安楚州名茶坊陈小桃等。
图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梁朝清副会长宣布“第三届武林斗茶会暨首届南宋斗茶会开幕!”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梁朝清副会长宣布第三届武林斗茶会暨首届南宋斗茶会开幕。大会由著名茶道专家、中国茶叶博物馆周文棠研究员与丽水学院尹隽副教授主持。杭州市上城区茶文化研究会杨全岁会长作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对来自中国十多个省市的嘉宾与茶友们莅临参会表示热烈欢迎。
著名茶道专家、中国茶叶博物馆周文棠研究员主持大会
本次斗茶大会共设有五大赛项,分别是仿南宋斗茶、茶汤鉴评、茶汤对茶样、沏泡茶能力竞赛、茶品优劣竞赛。现场,众多基层茶从业者、茶爱好者围住擂台进行观摩交流,而参赛者们却兀自“岿然不动”,心无旁骛地舞动着手中的茶品,浓浓的文化氛围盎然其中。
仿宋斗茶PK场景
茶汤对茶样PK场景
上午第一场比试为仿南宋斗茶,选手们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从服饰到发型,从点茶技法到器具,都将刘松年《斗茶图》中的神韵模仿的惟妙惟肖。当选手们以执壶注水,茶筅筅茶,尔后在斗笠盏中出现那焕如积雪,晔若春敷的沫浡,以及随时有可能幻化的“茶百戏”,现场观众不禁惊叹宋人的审美情操竟如此精进。四个黑釉茶盏中出现的“武林斗茶”四个大字引起了与会嘉宾们的浓厚兴趣。
斗茶品PK,茶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虞富莲研究员在斗茶品PK赛中点评
下午进行的各项复赛、决赛,渐入佳境,每位选手都拿出了十二分的努力,以期将自身对茶的爱好转换为艺茶好手。沏泡茶能力及茶品优劣的比拼尤为激烈,现场专家与裁判员也纷纷为选手及观众讲解,缘何取胜?在勤奋努力之外,懂茶礼,知茶性乃是取胜的关键。什么样的茶配合多少温度的水以及多久的浸泡时间,都由茶性来决定。
与现行的茶艺活动相比,武林斗茶注重对茶的本真的追求:五种比赛分别要求选手能泡出一杯好茶、能品出茶汤优劣、能分出茶品高低,能品茶汤识茶样;仿南宋斗茶重现了800多年前南宋茶事盛况。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组团参与第三届武林斗茶会活动
第三届武林斗茶会暨首届南宋斗茶会场景一瞥
各地诸多单位、学校、茶人参与了本次盛会,组团参与的有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微茶楼、宁波观摩团队、浙江农林大学等。通过历届武林斗茶活动,将促进各地斗茶活动的开展,增进人们对各类茶品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开拓评茶方法的探索,有助于人们培植雅艺精神,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营造氛围。把普通的饮茶活动,提升为适合于社会生活的茶竞技活动,寓教于乐,为基层茶工作者搭建直接交流与碰撞的平台,是本届大会的特色,吸引了各地茶人前来杭州共襄盛会。
经过激烈的竞赛,大会共决出四十项优胜获奖项目。
本站2013年10月28日讯 青苔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