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刘子茶道培训学校
招生热线:0571-88210
937
搜索
标题
摘要
内容
Tea ceremony(さどう)
首页
本站新闻
培训考证
茶道文化
星级茶馆
茶师风采
业务联系
茶艺师培训报名
评茶师鉴定报名
茶道博物院
游客留言
远程教育
购物商场
招聘求职
公刘子专栏
茶道驿站
学术研究
新闻摘要
公刘子茶道渊源
应邀表演
竞赛裁判
网管留言
平台维护
买好茶难
来源:
|
作者:
glzcdcom
|
发布时间:
2489天前
|
601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者联系方式:胡旭英
---------------------------------------------
买茶容易, 买名茶难,买好茶更难,买正宗名茶难上加难,普通的消费者要想在茶叶商店或茶叶市场想买到正宗名茶或上等的好茶,非常困难,概率是非常小的,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六种:
1、消费者贪图价格便宜
2、消费者难于鉴别茶的优质
3、茶商以次充好
4、政策性因素影响
5、名茶产茶面积小,好茶量少,价格高
6、没有品尝过直正的好茶和名茶
消费者贪图价格便宜
好茶产茶面积小、产量少、而需求量却大,市场调节机制反映必然是价格高,想用较低的价格买到好茶简直是不可能的,以全国十大名茶之首西湖龙井茶为例,其上品狮峰龙井茶从茶农处收购价达到一千多元,但在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开价360元的正宗狮峰龙井 ,可想而知,市场上的狮峰龙井怎么着会是正宗的呢?但是有些消费者还是相信它是正宗的西湖龙井,作为礼品馈赠客人。也有报道新加坡的游客到杭州旅游时,购买西湖龙井茶泡出的汤色是红色的——买了红茶,这也是贪图便宜。
消费者难于鉴别茶的优质
消费 者不懂怎样鉴别好茶是一个普遍现象,不要说是青年人,就是老茶客也只懂得自己平常喝的那种茶叶,对于不经常接触的茶叶很难分辩直假,在这方面地域性比较强,当地的人比较了解当地茶的品质特征,除非是专业的茶叶人士。与古玩市场的“新、假、破”类似,许多古玩爱好者免不了上当受骗。把新器当古玩是常见的事。而成千上万的购茶者买到不正宗的茶实在不是司空见怪的。
茶商以次充好
大多数茶商卖名茶为了经营利润,为了生存只有以次充好来达到盈利,有的茶客相信防伪商标,说是茶农专用的,实在是又一种容易被人利用伪装——披了羊皮的狼,尤其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人容易上当。比如沈阳市的许多茶客就信防伪商标。以次充好是全国各地名优茶的通病,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信阳毛尖、白毫银针、大红袍、径山茶、普洱茶等等。凡是高价的名优茶都容易假冒、仿冒。俗话说:“高山出好茶。”山上的茶发芽迟,产量低,质量好,采工费。而名优茶往往是山上的茶。以黄山毛峰为例,黄山上的茶制成的毛峰质量上佳,驰名中外。但黄山周围100来里路的地方都生产黄山毛峰茶,这是约定俗成的以次充好。西湖龙井茶也是这样。名声越大,假冒的越多。由西湖龙井茶发展到浙江龙井茶,再到现在的越州龙井、嵊州龙井、钱塘龙井。而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价格相差数倍。
政策性因素
地方政府为了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进行政策调控,从而使茶叶质量波动。西湖龙井原产地是西湖乡3700亩茶地,而今政策规定西湖区3万七千亩茶地都是西湖龙井茶产地,与清代、民国文人雅士追求狮、龙、云、虎、梅质量的区别大相径庭。
2003-09-12
上一篇:
昨日蒙先生赐茶,归途......
下一篇:
关于醒酒茶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