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刘子茶道培训学校
招生热线:0571-88210937

关于日本小笠原流煎茶道

来源: | 作者:glzcdcom | 发布时间: 2490天前 | 802 次浏览 | 分享到:
浓厚隽永,八百余年文化积淀。 
和敬清闲,成就非凡优雅经典。 

(一)小笠原流煎茶道的历史 

  在日本的镰仓时代(1192—),小笠原流的远祖小笠原远光是初代幕府将军赖朝的礼宾奉仕官。他初步奠定的幕府礼仪成为了日本传统礼仪的基础。 

  在日本的室町时代(1333—),小笠原家族不仅掌管着幕府礼宾奉仕权,而且接管了天皇的礼宾奉仕权。三菱定纹的设定来自”王”字,代表着小笠原家族礼王的历史。 

  进入江户时代(1603—),日本的幕府政治十分安定,在强调形式主义、尊崇格式和以武士阶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确立了复杂而严格的仪式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从那以后,“小笠原流”作为日本最高礼法的代名词,其礼法统治了日本的礼法界各流。众所周知,日本茶道是与礼法同步发展起来的。抹茶道形成于室町时代,其开山者是从师于一休禅师的村田珠光。煎茶道则形成于江户时代中晚期,在文人墨客间十分流行,为日本茶文化中的文士茶。此外,当时从中国传入的大量明清文物、艺术品使煎茶道的内容更加丰富,召来了众多的爱好者,也使日本煎茶道与中国的文人文化结下了密切的关系。时至今日,收藏、鉴赏和使用中国文物仍是煎茶道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日本的明治时代(1868—),日本煎茶道得到广泛普及,出现了许多流派。各流派为独树一帜,强调点茶的技巧,墨守程式。一时期,煎茶道被少数人所独占。后来在“让茶回归自然”的高涨呼声中,煎茶道得以健康地发展至今。 

  小笠原流煎茶道的作法是以小笠原流礼法为基础而形成。大正初期(1910年),小笠原流煎茶道的第一代宗家以茶道的精神革命为主旨正式创立了小笠原流煎茶道。此后,历代宗家继往开来,在时代的变迁中,努力强调社会人的精神革命的同时,完善着小笠原流煎茶道的形式和内容。现在的煎茶方式在保持传统中加入了现代的内涵,收到了礼法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良好效果,被广大日本人民所喜爱。 

  平成三年(1991年)得到日本文部省的许可,成立了财团法人小笠原流这一社团组织,以新的面貌活跃在日本茶道界及世界各地。 

(二)小笠原流煎茶道的精神 

根本理论为“和、敬、清、闲”。 

根本宗旨为五条,即 
(1)以诚为贵; 
(2)莫求技巧; 
(3)莫夸华美; 
(4)朴实无华亦文雅; 
(5)勿以我心为师,做心之师(谦恭自制)。 

实践目标为三条,即 
(1)不勉强行事; 
(2)不多余行事; 
(3)不草率行事。 

(三)小笠原流煎茶道的礼法 

主要有十条: 
(1)处身法; 
(2)行礼法; 
(3)站坐法; 
(4)开关门法; 
(5)用布垫法; 
(6)作客法; 
(7)仕奉法; 
(8)茗主点茶法; 
(9)童子助茶法; 
(10)茶具准备法。 

(四)小笠原流煎茶道的茶道实践活动 

历年主要活动内容 
一月:新年茶会及文人墨迹展; 二月:关西支部讲习会: 
三月:教授进修会; 四月:芦屋茶会,光泽茶会; 
五月:全日本煎茶道黄蘖茶会; 六月:教授进修会; 
七月:福利事业茶会; 八月:茶道联盟茶会; 
九月:全日本煎茶道秋季茶会; 十月:国民文化节茶会; 
十一月:总支部茶会: 十二月:各支部巡回指导。 

在海外的活动 
在洛杉矶、夏威夷设有支部; 
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地召开友好茶会20多次。 

(五)小笠原流煎茶道与中国 
1986年访问北京、杭州、上海,召开友好茶会; 
1995年3月,再次访问北京、杭州、湖州,并召开友好茶会; 
1995年11月,访问中国茶叶博物馆,并召开友好茶会; 
1996年7月,应中国茶叶博物馆的邀请,正式在华传授煎茶道; 
2001年3月,再次于中国茶叶博物馆举办煎茶道讲习班; 
2001年12月,在北京举办煎茶道讲习班; 
2003年12月,在中国茶叶博物馆举办煎茶道讲习班: 
2004年 8月,将在上海举办煎茶道讲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