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刘子茶道培训学校
招生热线:0571-88210
937
搜索
标题
摘要
内容
Tea ceremony(さどう)
首页
本站新闻
培训考证
茶道文化
茶馆经营
茶师风采
业务联系
茶艺师培训报名
评茶师培训报名
茶道博物院
游客留言
远程教育
购物商场
招聘求职
公刘子专栏
茶道驿站
学术研究
新闻摘要
公刘子茶道渊源
应邀表演
竞赛裁判
网管留言
平台维护
云南的滇红、滇绿(摘自邹家驹文集)
来源:
|
作者:
glzcdcom
|
发布时间:
2618天前
|
378
次浏览
|
分享到:
云南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在生产一种叫晒青的茶。借助阳光的热力干燥茶叶或许是绿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当社会进步,生产出能将温度提高到一百多度的烘干机,在很短的时间内干燥大批量的茶叶时,落后费时的晒青方式在经济发达地区消失了。烘干机的使用,给绿茶一个漂亮的定格,提高了香气滋味,口感更加宜人。云南穷,采茶制茶的又多是少数民族,家里的金属制品只有三件:砍刀,火塘支架和铜锣锅。哀牢山脉的崇山峻岭又阻隔了外来信息向滇南的传播,别说烘干机,连生产炒青的条件都没有。晒青茶象一个五大三粗的高原汉子,粗犷淳朴,又苦又涩,虽然制成的贡茶曾经有过辉煌,但更多的时候只能去对付西北的牛油膻羊,而不能在中原大地同绿茶家族的小姐少爷同堂论语。云南王龙云想引进资金和技术改变云南茶业的落后状况。1938年,云南方面同民国政府经济部属下的中国茶业公司达成协议,由云南出资170万元,中国茶业公司出资70万元,合计240万元成立“云南中国茶业贸易股份有限公司”。1939年,云南红茶(滇红)诞生了。晒青改炒青,最早发生在宜良县,但改的是小叶种。1938年,宜良茶厂引进炒青茶加工方法试验,到解放后才大量制成炒青宝洪茶。有人曾用大叶种试制炒青绿茶。大叶种芽肥叶壮,经过锅内磨炒,毫毛尽损,与条索苗秀的中小叶种绿茶相比,短秃粗俗,相形见绌。墨江县1945年开始制作蒸青绿茶,为减少苦涩味,原料只敢用春茶的第一叶占百分之七十,一芽二叶占百分之三十。炒青绿茶路子不通,改进的方向转到烘青绿茶。1959年,凤庆茶厂在吴国英厂长带领下,先后在凤山、大寺两区初制所生产烘青绿茶。11月16日,上海茶叶公司品评后发来贺信,认为“滇绿”品质优越,风格特殊,从此打破大叶种不适合做烘青绿茶的说法。在省公司统一安排下,1964年秋,大叶种茶改制烘青首先在凤庆、勐海、昌宁、临沧、云县推开,全年共生产烘青绿茶5700担。烘青绿茶定名滇绿,为便于区别,晒青茶又称为滇青。适于生产普洱茶原料的大片生态古茶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集中连片,但抗病虫害能力极差需时常施农药的扦插茶园。传统还在顽强地抗拒着进步大潮,但显得力不从心。亏了与崇山峻岭相连的落后,一些净土保留了下来。
上一篇:
工作种类的审美观
下一篇:
云南的滇红、滇绿(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