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是对“死水”而言,要求水“有源有流”,不是静止水。煎茶的水要活,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就强调过,后人亦有深刻的认识,并常常赋之以诗文。苏东坡曾有《汲江煎茶》诗:
活水还需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南宋胡仔在《笤溪鱼隐丛话》中赞曰:“此诗奇甚!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东坡深知此理矣!” 明田艺衡《煮泉小品》亦说:“泉不活者,食之有害。”这些总结很有科学道理,不流动的水,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微生物,同时蚊虫也在其中产卵。这样的水喝了当然对身体有害。
水虽贵活,但瀑布、湍流一类“气盛而脉涌”、缺乏“中和淳厚之气”的“过激水”,古人也不主张用来沏茶,陆羽《茶经》指此种水“久食令人有颈疾”,田艺衡也说:“泉悬出为沃,瀑溜曰瀑,皆不可食。” 由于目前尚无有人对此进行研究,长期饮用这种水是否会导致如陆羽所言的“久食令人有颈疾”不可知,但至少从流体力学、结构化学等的角度来看,这种“过激水”的势能、水分子的化学键等都与“漫流水”有很大的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