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刘子茶道

当前位置:


若写茶文化史料,请慎之
来源: | 作者:glzcdcom | 发布时间: 2018-07-12 | 838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者:公刘子

 

数十年来,写茶史料者,有太多的人是有错误的,当然,历史上也有。现在浙江省各县市纷纷成立茶文化研究会,以此为契机,有利于推动各地重视文化的建设,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但,中国职业茶文化研究者极其稀少,许多人引用茶历史,低级的,如画“陆羽品茶图”,上画一个紫砂壶;中低级的错误如“汉王课童艺茶”;中高级的错误如“蒙山吴理真是第一个种茶之人”,高级的错误如《茶经》“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原因是多年以来,人们重视物质生产,重视茶的产量与质量,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是从事茶树品种、栽培、加工、生化的;浙江大学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是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是从事茶叶质量检测的;即使有了茶文化研究会,其中职业茶文化研究者仍少之又少。

更缺乏的是,世界范围内,职业茶文化研究者研究出来的成果,纠正历史上的错误认识,没有谁来实施奖励措施,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引用。

业余的与职业的,在认识上相差级别十分巨大,如围棋手,业余的高手与职业的一段对弈,往往输家是业余的高手。但茶文化研究,业余的一段、二段,声誉上可能超过职业的七段、八段。呵呵,在这里,笔者提醒,业余的写茶史,要慎之又慎,不然会被后人笑话-----

 

2011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