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刘子茶道培训学校
招生热线:0571-88210937

茶艺师的工资是多少?

来源: | 作者:glzcdcom | 发布时间: 2584天前 | 921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者:公劉子 

 

经常接到咨询电话与QQ,询问茶艺师的工资是多少?一般回答是从一千多到五千多,询问者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但仍不知哪类茶艺师是一千多的,哪类茶艺师是五千多的,询问者实际上很想多了解些,但电话、QQ毕竟不能深入交流,次数多了,自然而然,想写些东西,供询问者参考。

首先是茶艺师级别的高低,有的是初级、有的是中级、有的高级,有的是茶艺技师,最高的是高级茶艺技师,随着等级的提高,随着经验、知识、技能的不断积累,工作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为单位创造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对较高,薪水就有了不断的提高。

其次是地区的差别,不同地区,物价水平不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因而工资待遇不一,如上海相对较高2000——3000较多,湖南偏远城镇相对较低800——1500。若论净收入,可能湖南的茶艺师月净收入有高于上海的,因为上海茶艺师可能因租房、饮食、交通支出,一月开支后所剩无几。

其三是单位的不同,国家企事业单位根据工龄、职业技能等级或管理岗位加薪,如航空公司、外事接待、国宾馆、风景区茶室等等。浙江省2010年开始实行的工资基本上要按三条线来实行,其一是管理岗位,科长、处长、局长,这一类提薪;一类是技术等级,如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再一类就是职业技能等级,就是初级茶艺师、中级茶艺师、高级茶艺师、茶艺技师、高级茶艺技师。2010年就有许多学员赶紧来培训考证的,着忙的很,有的赶不上趟,后悔莫及,因为培训考证获证有二至三个月的时间。

还有许多单位是民营或私营茶单位,如茶艺馆,以杭州为例,工资一般是一千多至三千多,工作时间愈长,经验愈丰富,薪水愈高。据了解最高的,工作已十三年了,工资是一万多元一个月。

薪水的高低实际上是茶艺师个人能力的体现,这里举二个极端的例子,可以说明问题。一个刚参加初级、中级培训的学员,记得是陕西姑娘,在培训期间老师就看出她的与众不同,主动打扫卫生,给大家泡茶,主动为同学服务,勤学苦练,一招一式务求完美,笑容灿烂,有团队协作精神。培训考证结束后,老师就请她率队外出茶艺表演七天,七天中,她不负使命,克服了种种困难与矛盾,带领团队,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对方是浙江的一个女企业家,无论如何要聘请她工作,她不好意思,最后想返回家乡,在飞机场,女企业家等候了大半天截住了她,以五千元的高薪,聘请她工作,是现代版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故事,这是2007年的事情了。这个故事有二点值得重点指出,一是她考虑问题,经常以单位、或对方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并不是以自已来考虑问题,与常人相反。愈是考虑单位、考虑对方,单位愈是需要你,对方愈是需要你!二是勤劳,别人还没动手,她先动手干起来了,所以人也显的苗条;第三,不负使命,领导交办的事,高效、高质量的完成,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君子”;第四,笑容常开,有亲和力,与团队成员关系融洽。

很有意思,经常为对方,为单位着想的人,往往薪水高,往往有亲和力,往往被任命为领导。相反,经常想着自己,脏活、累活、苦活不愿干的,谋私利的人,往往与愿望相反。

另一个极端是一个早期的茶艺师,也是姑娘,大学毕业的,干茶艺师的工作已有十年了,但至今仍是单位里员工的最低工资,若单位淘汰员工,必然是她。近十年了,起码换了十几个单位,混的越来越差,换下的衣服浸在水桶里可以放十几天,水桶发出臭味,也无动于衷。单位上班,人家八点半上班了,她要10点多才到,有时是吃中饭她上班了。

若有私营单位录用她,她一上班,就会对负责人说,她想去考研究生,意思是读研究生要几万元钱,单位应支持她,私营单位吓坏了,不敢留她。当单位要派几个人外出业务工作时,她会说:“她是在单位上班的,不出去工作的”。单位开会了,她会开着电脑浏览网页,目不转睛,领导请她关机,她会说:“听着哪,我一边看,一边在听哪?”。单位请她进修,听课去,她是不听的,她认为比教授水平高;单位要请她写些论文,她是不想写的;单位想使她有更高级别,请她考高一级,她是不考的;单位聚餐,她是不去的;当单位要她值一天班时,她会寻各种理由推脱。

造成这类人的缺陷,是从小宠坏了的,孩子从小就要教育,养成勤劳好学的品德,养成洁身自好的习惯,更要教育若没有本领自谋职业,就应服从单位的工作安排,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做好本职工作。好高骛远,自鸣清高,只会导致孤家寡人的结局。

最后,只能说教育体制有缺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要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但国人的绝大多数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问单位工资多少一个月?不问自已能为单位一个月贡献多少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更多的是学习蚂蝗,去吸上大象腿,做吸血虫,更多的人想尽一切办法去攀上铁饭碗,这有点中国特色。当国外企业裁员时,员工哀求务请老板留用,因为知道自已有错,并力求改进。当国内老板淘汰员工时,员工说:我才不希罕在这里工作呢?不认为是自已错的太多了,而是业主错。

为什么说教育和制度有缺陷呢,你随意问一百个人,提一个问题:“若单位给你1000元一个月,你每月贡献单位多少利润?”

A40个人:单位给我1000,我就给单位创造1000元;

B20人:单位给我1000元,我总要比单位给我的多,就是1000多元;

C10人:我尽我所能,努力工作;

D20人:单位给我钱,我给单位干活,工资不能少。

E10人:单位给我1000元,我要贡献单位5倍至20倍的利润。

 

总结上述五类人,只有E类人将是单位的骨干和领导,或说这类人必将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或说只有业主或企业家才具有这类思想。另四类人只有用制度、规章、思想教育去引导、约束、规范他们为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不断成长并获得生活资料。不进则退,不能进步的,必将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