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公劉子
近年来“中国茶都”愈来愈多,杭州是最早提出的地方,“杭为茶都!”,然后有福建安溪茶叶市场有“中国茶都”,又有云南普洱市的“中国茶都”,还有河南信阳的“中国茶都”。笔者深知“茶都”的来龙去脉,在这里与茶友们晒一晒。
杭州1987年开始筹建中国茶叶博物馆,选址在杭州龙井路双峰,1991年正式开馆,但茶博馆周边餐饮十分不便。茶博东边是双峰村的村委,村委前有一池塘,池塘中心有一中心岛,旧有几棵歪脖杨柳和一座高的似坟一般的土堆(不知是不是坟),这一块地方被一个有艺术气息的先生(头发齐肩,似艺术家,最近几年曾看到他又去西溪湿地开餐饮了,至今不知他的名字)看中了,租了下来,平整了地面,建了简易的房子,开了一家餐馆,名称就是“茶都饭店”,取意“中国茶叶博物馆”是茶文化的艺术殿堂,就象“首都”一样,“茶都”是茶的都。
2002年,杭州市民进市委会拟提一份有力度的年度提案,商议中,笔者认为杭州是旅游城市、文化名城,有诸多的茶文化资源,特别是杭州有许多国家级的茶科研、教育、文化单位,有引领国内茶艺馆发展的茶馆群体,可大力整合茶文化资源,打造杭州成为“中国茶都”,最后确定由周文棠(原园文旅游支部主任)、张振常(原南宋官窑博物馆馆长)、倪闻(门耳茶坊董事长)三人组成提案起草小组,然后张振常馆长比较谦虚,连说:“茶,了解不太多”,要笔者与倪闻落实。倪总亦谦虚的很,对笔者说:“你是茶专家,比较了解杭州的茶单位,提案的起草,你辛苦一下”,如此笔者就成了提案的执笔起草人,“整合杭州茶文化资源,打造杭州成为中国茶都”,草案经倪总提交民进市委会,民进市委会提交杭州市委、市政府,获得了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提案中的许多建议一一落实,如每年开展茶文化活动(茶博会)、举办茶文化高层论坛、成立了“杭为茶都”办公室牵线各在杭国家级单位,营造了杭州浓郁的茶文化氛围,从一个侧面提升了杭州的人文环境。
这一提案中的“茶都”二字应感谢“茶都饭店”的业主,源出于此,“杭州茶都”“中国茶都”、“世界茶都”源出笔者,“杭为茶都”可能源出“茶为国饮”之句。“做足茶文化文章、打造‘世界茶都’形象”是民进杭州市委会的提案,笔者是草案执笔起草人。
2011年元月7日
2012年2月22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