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刘子茶道培训学校
招生热线:0571-88210
937
搜索
标题
摘要
内容
Tea ceremony(さどう)
首页
本站新闻
培训考证
茶道文化
星级茶馆
茶师风采
业务联系
茶艺师培训报名
评茶师鉴定报名
茶道博物院
游客留言
远程教育
购物商场
招聘求职
公刘子专栏
茶道驿站
学术研究
新闻摘要
公刘子茶道渊源
应邀表演
竞赛裁判
网管留言
平台维护
成都茶馆的三次浪潮
来源:
|
作者:
glzcdcom
|
发布时间:
2491天前
|
508
次浏览
|
分享到:
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生活节奏,成都是节奏感最强的城市,只不过是“如歌的行板”式的悠徐。百年兴盛的饮茶业,便是这种“当代悠闲”的最好注脚。老成都即以“茶馆多,厕所多”著称,而今,更是多如牛毛,大大小小,不下数千家,并形成“喝在成都”与“食在成都”的合流,达到无餐不饮,无饮不餐的地步,以至有人把成都茶馆与巴黎酒吧、维也纳咖啡馆并列为“世界之饮”。传统茶馆的竹椅木桌盖碗茶,一经定型,百年不变。进去,便听见竹椅嘎吱,语声嗡嗡,瓜壳碎裂,是为“三闲”:闲饮、闲聊、闲嗑,恍若一个大“话匣”。茶品多半是廉价的花茶。成都人向有“花茶情结”,茶配茉莉,培养了若干代成都人的味觉和嗅觉,相当长的时间内,成都“三花”都具有市场独占性。对某些“老成都”来说,他们的一天是从喝早茶开始的。大清早,老茶客就去坐茶馆了,中间甚至有迈得动步的百岁老人,手执长烟杆,吸着早晨的清气,咳咳空空的,和别的茶客神聊,龙门阵大家摆,茶钱各付各。茶水白了,方才神清气爽归去。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至今还保持着每杯茶一元五的卖早茶的格局。成都人爱喝茶是不变的,怎么喝却是不能不变的,而且注定要进入一个讲究档次的时代,商务洽谈,接宾待友,老式低档茶馆已不能容忍,茶馆业的“第二次浪潮”在八十年代终于到来。新一代茶馆强化了“茶坊”“茶楼”这类名称,多半西式风格、装修豪华,动辄声称耗资千万,听来有点曹孟德之术。头上吊灯,墙面装修,灯具华美,射灯如林,满铺地毯,窗幔厚重,大有超然于世、唯我独尊架势,好像谁要进来,都得掂量一下自己的荷包。老式竹椅,尚能用否?———是可忍,孰不可忍!新式茶坊以编织考究的沙发式藤椅代之,配以肥厚的腰枕,大厅里放着轻音乐或演奏钢琴,茶品则囊括全国红黄绿青白黑六类茶近百种。每天,仿佛都有茶坊诞生,成都人具有开茶馆的热情,好像茶馆“永远少一家”。新式茶坊一旦成型,便彼此克隆,千店一面,了无特色。煞费苦心的成都人,又在想办法突围。20世纪末,成都茶馆业似又掀起“第三次浪潮”——强化多功能。茶坊不仅卖茶,还提供面点、中餐,菜肴也渐渐丰富。普遍添置的麻将自动洗牌机合并了棋牌功能。浴脚、修脚业务也开展起来,其强势拓展,几乎兼并了浴足行业。浴足坊原本是一个暴利行业,洗一次脚需68至88元,成本仅20元左右。蓦然,有茶楼推出每客30元的价格,行业轰动,出现排队浴脚的盛况。浴足业由暴利时代进入微利时代。成都的茶馆,是观不尽的景,翻不遍的书。茶馆的流变,是不见底的井,不固步的云。但无论如何,它只有一个主题语:休闲。
(小胡) 时间: 2004-07-16
上一篇:
品茶悟禅记
下一篇:
谁能解老龙井水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