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刘子茶道培训学校
招生热线:0571-88210
937
搜索
标题
摘要
内容
Tea ceremony(さどう)
首页
本站新闻
培训考证
茶道文化
茶馆经营
茶师风采
业务联系
茶艺师培训报名
评茶师培训报名
茶道博物院
游客留言
远程教育
购物商场
招聘求职
公刘子专栏
茶道驿站
学术研究
新闻摘要
公刘子茶道渊源
应邀表演
竞赛裁判
网管留言
平台维护
君不可一日无茶
来源:
|
作者:
glzcdcom
|
发布时间:
2583天前
|
60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茶城网消息 从伟人到平民,不喝茶的人极少。与其说喝茶,不如说爱茶。因为爱茶,所以才离不开它。说喝茶上瘾,这您可屈枉茶啦。茶味各不相同。一生的经历中,未准能品尝到所有的茶。人生需要茶的陪伴,少了茶,事情就不完整。缺少茶,不愿说遗憾也得说遗憾。清朝的皇帝有13位。同治19岁死的,顺治23岁,咸丰31岁,光绪38岁去世,哪个也没活过乾隆,他活了89岁。他特别会保养,其中一条是得益于茶。他一生爱饮茶,晚年更嗜茶如命。他85岁快退休时,有位老医生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位风流天子幽默地说:“君不可一日无茶。”话虽简易,却道出了茶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
晋代,士大夫还不习惯饮茶,官至司徒长史的王蒙,不仅自己一日数次地喝茶,而且有客人来便一定要客人同饮。因此,去王蒙家的人,就戏称“今日有水厄”。所谓“厄”,就是苦难的遭遇。这种讽刺是极大地误解了茶水。顺便说一句,我有个同事,就爱喝酒,你要是大早晨找他,他也要斟上一杯酒,让你与他同喝。他亲酒太邪兴了,不到40岁就命归阴曹了。假若他如换成喝茶,活到70以上不算什么。
北宋时的宋徽宗不单本人爱喝茶,而且宫廷里也盛行喝茶,在这个上层中心整个充满茶的气氛。好攀官的就借用“茶”的机会,买弄讨好皇上,漕臣郑可简淘到一种“方寸新”茶,献给皇上,这种团茶色如白雪,得名“龙园胜雪”,居然使他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郑可简尝到了甜头,跟着又让他的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奇品,千里后来发现了一种叫做“朱草”的名茶,郑可简让自己的儿子去进贡,果然因贡茶有功而得了官职,这在历史上留下了两句话:“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猎奇觅新,同“君不可一日无茶”根本不是一回事。
大家记得在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有个“春来茶馆”,老板娘阿庆嫂唱道:“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文如行云流水,妙不可言。它的作者汪曾祺本身就是一名“茶客”。他在《泡茶馆》中说;“泡茶馆可以接触社会。我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活都发生兴趣,都想了解了解,跟泡茶馆有一定关系。如果我现在还算一个写小说的人,那么我这个小说家是在昆明的茶馆里泡出来的。”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君不可一日无茶”的另外一层意思。
茶是自然的、圣洁的,茶是优雅的、纯粹的,茶是温情的、清芬的,它使整个书房溢满氤氲。鲁迅在家笔耕,日夜都离不开茶,茶壶伴在身旁,右手不停地在挥笔疾书。他多次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种清福,首先必须有功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将“君不可一日无茶”,提升到一个高度。周恩来总理平生酷爱龙井茶,不但自己天天喝,还用龙井茶招待来家作客的国内外宾朋。还多次和邓大姐一道,抽空去杭州西湖梅家坞村视察龙井茶生产。把“君不可一日无茶”同生产、民生联系起来。
上一篇:
武夷山上卖茶女
下一篇:
十年茶缘醉茶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