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饭后,与同仁漫步至山上茶园,茶蓬青翠碧绿,近闻,没有高山的气清地灵之味,还能细细嗅闻到不愉快的气味,心情并不愉快。走了没多少时间,突然,一股熟悉的、浓浓茶香飘逸过来,同仁说是乌龙茶的香气,呵呵,是乌龙茶做青时的花香一般。
四处环顾,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就在梯田式的脚下几行茶篷上看出了端倪,它们离小路有近二米低,但枝稍上的嫩叶已被虫吃的不成模样的,一片片叶子,啃的只有四分之一了。虫子聪明的很,下面深绿色的老叶就很少去吃。同仁说:“台湾膨风茶,就是这样的,虫吃过后,茶品质就好了。”而我更关注于海外茶人对茶的细腻感受,据说:当虫吃茶树新梢上的叶子的时候,茶树叶就散发一种香气,恰如求救电报一般,其他天敌、或鸟,就会闻风赶来,吃了害虫。呵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当人们希望用这种茶叶采收的时候,会发现,留有可采的叶子太少了,均被虫吃的差不多了,但,总比一点都没采收要好吧?还有人们期望茶园是花香浓郁?是期望郁郁葱葱?还是虫咬的不成叶子样?
不管怎样,历史的车轮必然向着,生态、绿色、自然、健康发展,因而,采取怎样的方法,生产“无公害茶”,生产“生态茶”乃至有机茶,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2011年8月12日